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觸得到的線條

「羅浮宮雕塑全接觸」2011
香港藝術館當代香港藝術展覽廳

尚.波羅尼 《飛翔的墨丘利》
眼看手也動!
在一般的藝術展覽、展館,特別是在香港的,都要求參觀者與展品要保持一定距離。即使是平面的繪畫、版畫,尤其是從他館借回來的珍貴作品,它們都被玻璃重重包圍,有些甚至在地上也畫上了指定觀賞範圍,不得越雷池半步,輕則保安人員衝過來阻止,我記憶之中有一次藝術館的展覽,更設有防盜警鐘,一路看展覽時,四周不時有警鐘聲響。為不少好奇的小孩提供了勇闖遊戲設施。
從小跟老師到藝術館或在美勞室參觀時,都會乖乖的守規則,眼看手勿動。因為自己也是喜愛藝術創作的人,知道要完成一件作品所花的心血。如果被自己/他人一不小心弄破之痛。但當我第一次在美國看到讀美術史時學到的藝術真品,腦子充滿著想衝上去摸它、什至吻它的念頭!當刻要做的話也非不可能,因為它們都是掛在牆上沒有任何保護。當然我沒有這樣做,只用相機拍下來。
到去英國遊學時,教授叫我們不妨在觀看藝術品時,把它們速寫下來。在繪畫時,就像用筆觸摸著作品的線條,更能了解作品的細節。
當我看到這個藝術展覽的介紹時,就感到十分興奮!終於可以摸一下這些比真人更能顯示人類的身體雕塑。我最喜歡肌肉線條,特別是小腿。
看著這些雕塑,你會見到他們在活動、在呼吸。當我觸摸這些雕塑時,它們的線條和真人是一樣,但被那冰冷的石膏、樹脂提醒我這些只是死物,又好像在觸摸著死屍...
再觸摸它們的衣服上的布摺,眼睛看到柔軟的,手的感覺卻是硬板板。眼睛和手觸感反差,令這次的藝術接觸更特別。
最可惜是不可以拍照,可以摸但不可以拍照,又只是複製品,這是什麼道理?(別問我這些照片的來源,哈哈!)
尚-巴布蒂斯特.皮卡里 (1714-1785)
繫緊雙翼的墨丘利
石膏複製,大理石原作
p.s.: 聽到導賞員說不少作品為當時還未是藝術家投考法國繪畫雕刻學院的作品,聽到這時,想起自己的畢業作品都不及他們的一百份之一....如果他日在天堂見到他們,絕對不敢在他們面前說我是修美術的。

1 則留言:

  1. how can u take photos there?
    (but i also tried to take photos there too~ ) 靜靜雞.

    well.
    i am not that interested about "toughing" the artwork"
    but somehow, i think i got the same perspective with u

    i was attracted by the shades n shadows of the sculpture
    esp 尚.波羅尼 《飛翔的墨丘利》
    my favourite.

    回覆刪除